一、商業保理與合作銀行
商業保理與銀行的合作,可以采取授信額度或者再保理等方式。根據銀行對商業保理公司的信用等級情況,可給予一定的授信額度。在授信額度內,可以循環使用資金。
(一)再保理模式
再保理指的是保理公同將其受讓的賣方對買方的應收賬款再次轉讓給銀行,由銀行提供融資給商業保理公司,商業保理公司再將款項劃至賣方賬戶行。應收賬款到期后,賣方將收到的買方付款劃付商業保理公司,由后者歸還銀行融資。
再保理業務開展的過程中,銀行可以從商業保理公司準人、基礎交易賣方準人、買方評估、交易背景真實性審核、回款賬戶設置、資金流向監控等風險控制關鍵環節進行貸前、貸中、貸后的全流程風險防范。
再保理通常作為一種授信增信的模式存在于銀行和商業保理公司之間,是保理公司的一種融資方式。本質上是債權的再轉讓,即企業將其因貿易產生的應收賬款債權轉讓給保理公司后,保理公司再將此轉讓后的權利義務轉移給其他保理商的行為。
銀行嚴格的風控體系使得優質的應收賬款得到再轉讓,保理公司的流動資金得到補充,營運能力得到提高,并有能力進一步開展保理業務, 使得實體經濟中的企業得到更多的服務。
具體來說,銀行通常會再轉讓一些成熟保理產品中的債權,這些產品針對特定的行業及細分行業,流程規范,風險可控。
(二) 雙保理模式
國際保理通常為雙保理。在雙保理模式下,由出口商與出口國所在地的保理商簽署協議,出口保理商與進口保理商雙方也簽署協議,相互委托代理業務,出口保理商根據出口商的需要提供保理服務。
(三)銀行代理模式
由于資金實力不強、風險較大,商業保理公司業務范圍受到限制,部分保理公司業務集中于咨詢業務、經紀業務,甚至外賬催收業務,對于涉及資金量大的業務,只能望洋興嘆。
因此,在實際中,保理公司往往采取與銀行合作的策略。雙方可以形成一種合作模式,即保理以銀行為主,保理公司作為銀行的代理機構、分銷渠道進行運作, 從而擴大業務量,實現雙贏。
銀行開展供應鏈金融業務,需要存貨質押、應收賬款轉讓或質押等來控制風險,但是銀行沒有足夠的人力來監管存貨和管理應收賬款,銀行業也不愿干這種費力費時的工作。
保理公司根據銀行的需求,接受銀行委托監管存貨和管理應收賬款,為其提供相應服務,讓銀行專注做其信貸業務,通過分工合作加強業務風險控制,提高業務效率,促進對中小企業的金融服務,實現保理公司和銀行雙贏。
通過保理公司的篩選推薦,銀行擴展了營銷渠道,并提高了業務的通過率,降低業務營銷成本,并可通過保理公司跨越經營區域的限制。保理公司收取中介費用或差價,也突破資金來源的瓶頸。
二、商業保理與第三方平臺
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為商業保理業務的拓展提供了契機;商業保理通過與第三方平臺的合作,可以提供對買賣雙方都有益處的商業保理業務。
在電子商務中,為了避免買賣雙方的不誠信行為,出現了第三方支付機構。買方購買商品,款項由第三方控制,待買方確認收到貨物后,第三方將款項支付給賣方。在這種情況下,應收賬款期限短,風險低。
如賣方有融資需求,保理公司只要與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做好過程控制,融資信用風險低。螞蟻小貸向淘寶商家提供訂單貸款,貸款基于賣家店鋪已發貨、買家未確認的交易訂單金額,買方確認后自動還款。
商業保理公司對航空公司應收機票款進行融資。旅客購買機票后,機票代理人將票款經過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支付給航空公司,時間需要15天左右。
在這期間,航空公司需要資金,保理公司與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確認應收機票款后,發放保理融資款,待收到機票款后收回融資。
應收賬款過程監控業務模式需要得到第三方公司的密切配合,沒有第三方公司提供應收賬款信息、款項劃付至指定賬戶等,業務無法開展。與第三方公司合作是這種業務模式的關鍵。
三、商業保理與資產證券化
保理資產證券化是指保理公司出于融資需求,將從各個賣方手中受讓的缺乏即期流動性但具有可預期的、穩定的未來現金收入流的應收賬款集中起來,形成一個應收賬款的資產池,然后對這些資產進行信用增級,將它們轉變成可在證券市場上流通和出售的證券。
將應收賬款列為一種“基礎資產”,可以做資產證券化,對商業保理公司的再融資開辟了一個新途徑。商業保理公司通過受讓應收賬款,獲取了“基礎資產”,然后由券商擔綱管理人,按照資產證券化的管理辦法,履行備案程序,升級信用。